公司介紹 最新消息 什麽是脫蠟精密鑄造(一) 什麽是脫蠟精密鑄造(二) 精密鑄造法(一) 精密鑄造法(二) 精密鑄造的鑄造方法 精密鑄造熱處理中的加熱和冷卻方法
 


HOME > 傳統金屬工藝技法-1
相關消息:
 
日期
主旨
相關介紹:

文明構成的條件取決於:

 

一、人口群聚的社會結構,

 

二、冶煉金屬的能力,

 

三、文字的發明和使用。

 

其中,當屬冶煉金屬最引人生惑。

 

嚴格來說,歷史學者定義「冶金技術」在文明條件中的地位並非毫無根據,只因現代科技文明高度發達,金屬早已和生活緊密結合,自然沒什麼好特別稀罕。

 

即便如此,遠古時期的人類,可能耗費千年甚至幾萬年的時間去歷經摸索,從大地土石中辨識出金屬異於礦石,爾後又歷經一段冗長的時間學會懂得用火冶煉,故歷史學上才會引用「青銅器、鐵器」見證、劃分整個時代,說明了金屬的地位與重要性。

 

換言之,移除了金屬,絕對沒有今日的科技文明。

 

傳統工藝的造作取材廣泛,金石、土木、牙角等種類繁多,論其工法尤以金石材質底蘊最深奧的工藝智慧。

 

金屬加工技法主要以金屬的特性為發展,有「澆鑄造形法、鍛造塑形法、固體削屑法、組焊成形法」四大類。

 

「澆鑄造形法」是將金屬加熱熔解成液態,澆注入模體之中冷却成形,又稱之為鑄造法;常見先以土、木、蠟、石等材雕塑成模型,再以黏土包敷模型製成外模,解脫模型後再組合使用,適合製作變化多端細膩複雜的造形,且得以量化複製。

 

「鍛造塑形法」即是應用金屬延展特性,在金屬冷却或高溫條件下施以錘打或擠壓成形,是一種普遍又古老的工法。

 

「固體削屑法」意指將完整金屬塊、條、片體直接削減施壓成形,此金屬加工法古代並不擅,僅用於小細節加工如:鑽孔、切片、彎曲、腐蝕等,現代機械中車床、洗床加工即是此法具體表現。

 

「組焊成形法」是一種綜合性工法,亦可稱組合工法,以「焊接」、「冷接」兩種方式組合。

 

焊接法即是將不同工法所製成之金屬物件焊接組合成形,焊接是以高溫熔解焊藥填充接縫而結合成形。

 

冷接法即是應用金屬延展特性,以卡榫或擠壓方式結合,過程無需用火燒焊接合。

 

中國的早期金屬鑄造以「合範法」為主,因為當時還不懂得應用「蠟」,延續到隋代才開始使用「失蠟法」鑄造,隋代是兩種鑄造法的轉換期,隋代以後均採用失蠟法造作,合模法與失蠟法之間最大的差異就是「蠟」,可藉由器物內表面層紋理辨別差異。

 

所謂的「合範鑄造」工法步驟分為:

 

1.以陶土塑造器物模型,並陰乾土模。

 

2.於陰乾後的土模表層塗抹油質作為隔離。

 

3.再將土模外敷黏土(細砂混泥土)均厚包裹,視脫模條件分割外模為數片,使之得以拆組脫離土模。

 

4. 拆解外模分離土模並陰乾。

 

5.平均削去土模表層或完全移除土模,削減或移除厚度即為金屬空隙。

 

6.將土模與外模組合固定後烘乾,並施以高溫達700℃左右。

 

7.將金屬熔化,熔漿注入空隙填充。

 

8.金屬凝固退溫後,置入水槽中分解內外模組。

 

9.取出金屬器修飾磨光表層即完成。

 

「合範法」的金屬厚度是仰賴削減土模表層深淺而來,空心器物的鑄造難度較高,因此早期遺作多見實心器物,為完全移除土模直接澆鑄所製。

 

「失蠟鑄造」工法步驟分為:

 

1.以陶土塑造器物模型,並陰乾土模。

 

2.於陰乾後的土模表層塗抹油質作為隔離。

 

3. 再將土模外敷黏土(細砂混泥土)均厚包裹,視脫模條件分割外殼為數片,使之得以拆組脫離土模。

 

4.陰乾外模並拆解分離土模。

 

5. 將外模組合固定,注入液態蜜蠟均厚附著。

 

6. 蠟冷却凝固後再倒入細砂混泥土充實。

 

7.陰乾後施熱加溫高達700℃左右,高溫將蠟的體積焚化留空,故稱失蠟。

 

8.將熔化的金屬熔漿注入失蠟後之空隙填充。

 

9.金屬退溫凝固後,置入水槽中分解內外模組。

 

10.取出金屬器修飾磨光表層即完成。

 

「失蠟法」的金屬厚度仰賴蠟的附著而產生,不同於合範法仰賴削減土模表層作為金屬填充空隙,失蠟法還有一項極為重要的功能,就是「複製」。

 

應用外模可拆組之功能,持續循環複製蠟模,此外仍可以修飾加工蠟模,並且免除了接縫的模線修飾,提升器物完整性更佳美化。

 

隋代以後的中原金銅佛像造作,採用失蠟鑄造工法居多,此法提供了工匠更寬闊的創作空間,滿足了工匠追求理想造形的意願,大量繁複細緻的裝飾設計陪襯物紛紛產生,造作精細、維妙維肖。

 

順道說明工法與失蠟法極相似的脫蠟法,兩者最大差異在於蠟是否回收,失蠟法是將模具中的蠟直接焚燒殆盡,脫蠟法則以先經過水蒸氣高溫使蠟脫離膜具,蠟可以循環回收再利用。

 

除了以泥塑雕塑外,亦可以選擇木材質雕刻形體,外敷黏土(細砂混泥土)均厚包裹烘乾,高溫加熱木質焚化為灰燼再澆鑄成形,工法大致與失蠟鑄造法雷同,鑄造形體通常單一且為實心,不利於量產複製。

 

對金屬工藝主體造型技法有了基本概念後,進而延伸介紹表面處理技法,古代常見的金屬器表面質感工法有:「鎏金、錘鍱、鏨花、編纍、掐絲、琺瑯、鑲嵌、炸珠、貼金、包金、錯金銀及夾紵等。」

 

由上述古老工法中,充分展現工藝家對金屬特性的掌握與應用,透過熔鑄與鍛煉製程,使金屬成為可以獨立、合群、主導、支配的元素,一種獨特嶄新的材料。

 

下列將針對常見的傳統金屬工藝技法逐一介紹,見證古人傳承的工藝智慧。

 

資料來源:http://nrch.culture.tw/twpedia.aspx?id=24645

 

脫臘鑄造 脫臘 精密鑄造 真空鑄造

脫臘鑄造, 脫臘, 精密鑄造, 真空鑄造